找到相关内容6663篇,用时7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宋辽金夏宗教史之宋、辽、金、夏宗教概述

    智顗的《金光明玄义》注释的广本、略本孰是孰非,爆发了 山家 与 山外 之争,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一大 公案.华严、唯识二宗理论性强,非殚精竭虑,皓首穷经不足以窥其堂奥。   入宋以后,佛门虽仍有研习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50982974.html
  • 136幅水陆画介绍

    表智之文殊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侍,三者合称“华严三圣”。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。   十二、普贤菩萨   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之一,是理德的化身,大乘经典的总护法,菩萨行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03583753.html
  • 南朝佛寺遗产概说

    地位甚高之三论宗、惟识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净土宗以及禅宗、律宗、密宗等无不可以溯源到六朝建康。如天台宗,其开宗者智岂页 于陈代曾在金陵光宅、瓦官等寺研习宣讲佛学,与三论、惟识、华严各说皆有接触,这些...

    贺云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504384076.html
  •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(五):魂魄等问题

    华严,统统依十二因缘发展,大家要搞清楚。佛是讲这个给那些跟他出家的小乘弟子们听的,这些弟子是完全听他指导的,自己不加以其它的知识、理想,只是专门学佛的,所谓“声闻众”。声闻众是来受教育的,自己没有独立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南怀瑾|临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1024384167.html
  • 使我记忆尤新的声音——关于十方丛林子孙化及僧制问题的讨论

    闭关三年,跪诵华严,后得神宗之母‘慈圣皇太后’资助重建道场。他费尽艰辛,历时二十载,终于重新恢复了云居祖庭。然功成不居。万历四十年(公元1612年),六十三岁的洪断和尚决定离开云居山,返归北京万佛堂。...

    衍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70584193.html
  • 灵隐小志

    禅堂、东戒堂、西戒堂、斋堂、客堂、择木堂、南鉴堂。四阁:华严阁、联灯阁、梵香阁、青莲阁。三轩:面壁轩、青貌轩、慧日轩。一林:玉树林。三楼:响水楼、看月楼、万竹楼。以及双桂室、香积厨、圃室、浴室、各寮房公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584354.html
  • 如是斋琐议

    《华严经》入川,有留别西湖诗云:“我爱西湖水,青光发籁音。双峰争拥髻,一塔废颓吟。钟鼓吞河岳,云天回地阴。登舟歌浩渺,终注故人心。”亦殊清隽绝俗。马一浮先生有和作,余已忘却。   大佛寺本有华严学院...所保持之律仪,已非佛制。虽有五《阿含》而缺《般若》、《华严》、《智论》、《瑜伽》等大部经论,及诸部律藏, 足何足以语天地之大乎,当更为文详论之。   (原载《微妙声》1940年第3至6期,署名万均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284362.html
  • 水陆法会小考

    举行开白法事,向天上、空中、陆地、地狱诸圣凡发符,然后奉请上堂三宝十位圣贤。  1.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(毗卢遮那佛、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等)  2.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诸眷属(华严、梵网、净名、金光...

    牧由谛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584366.html
  • 五家学案

    。大历以后经术专家。(《津逮》本)   (20)*(陆)明·无相《法华大意》,口有云:“万物一焉,何假何真?天地一指,孰足孰非?《易》谓太极,《华严》谓法界,本教谓法身,世教谓道体,即所谓之喜怒哀乐...汪伯玉、王刚中、杨敬仲、薛君采语,皆有佛家胎息,然亦应参考。卷二支谈三篇大约皆论孔佛不二之旨,多宗门华严家言,余如前说。卷三颜师古于古篇奇字世所惑者,讨析申熟必畅本原。佛典引韩诗外传二段今本俱无。秦人焚书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884369.html
  • 奉修喜舍行愿 承担社会责任

    男女老幼,均为我等三世眷属,何以不报恩德呢?若令穷人生欢喜者,则令诸佛如来欢喜。发心菩萨对于穷苦的人,应当如敬父母,如奉师长。救助种种弱势群体,能使人心思善,社会和谐,国土庄严。依《华严?普贤行愿品》: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1.html